為什么離不開勞務派遣?原因太精辟了
通過發展勞務派遣,企業有利于發展就業渠道,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幫助工人實現多渠道、多形式的就業和靈活的就業。因此,近年來...
2022-05-14咨詢熱線
18856750822作者:勞務派遣 來源: 時間:2022-05-08
近年來,我國勞務派遣人員發展迅速,缺乏規范,導致許多企業濫用派遣人員。一些沒有派遣資格的公司也在經營派遣業務,整理勞動力市場非常混亂。對于這些情況,法律是否有進一步的規定?鑒于派遣人員的各種不規范情況,《勞動合同法》制定了以下規定來規范勞動派遣。君九企業管理小編整理的派遣勞動規范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勞務派遣單位注冊資本。
1.派遣單位的注冊資本不得少于200萬。防止部分財務實力較差的公司進入勞動力市場,擾亂派遣勞動秩序,剝奪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利益。
2.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簽訂兩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派遣單位應當以短期合同的形式逃避法律義務,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3.無工作期間,派遣單位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按月支付報酬。
4.勞務派遣單位不得按照勞務派遣協議向被派遣勞動者扣除勞動報酬。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二、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人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禁止差別對待。
從法律關系的角度來看,勞務派遣人員不是用人單位的員工,與用人單位沒有勞動關系。因此,許多實際用人單位以這種身份進行差異被派遣工人和自己的工人之間實行同工不同酬,認為這種同工不同酬是分配方式多樣化、勞動力市場化的必然結果。具體來說:
1.政策允許企業共存多種分配方式,按勞分配只是分配方式之一。
2.勞務派遣就業的報酬一般由市場需求決定,這是勞動力市場化的表現。勞動就業的報酬一般根據企業的經營業績確定。因此,不同的決定因素必然導致不同的報酬金額。有鑒于此,《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人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否認用人單位在這方面差異化待遇。
三、派遣工作一般在臨時、輔助或替代工作中實施。
實際上,一些雇主濫用了派遣勞動的就業形式。不斷擴大派遣崗位,更重要的是,在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后,將勞動轉為勞動派遣,逃避勞動法規定的義務,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義務。鑒于這些濫用勞動形式的行為,《勞動合同法》規定,派遣工作一般在臨時、輔助或替代工作中實施,將派遣工作定位為勞動就業的補充,避免對勞動者造成無限擴張的損害。
四、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務派遣公司違反《勞動合同法》
規定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的損害承擔連帶責任。派遣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對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這違反了責任自負的原則嗎?這種連帶責任的理論基礎是什么?這在理論上仍然存在爭議。然而,這一連帶責任的規定無疑反映了立法者對勞務派遣勞動者的主觀態度,即必須加強管理,嚴格約束派遣單位和用人單位,充分保護勞動者權益,作為勞動就業的補充形式。